岁岁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岁岁小说 > 独治大明 > 第五百三十一章 西欧路断,奇才命薄

第五百三十一章 西欧路断,奇才命薄

第五百三十一章 西欧路断,奇才命薄 (第2/2页)

唐寅或许做了一个落魄的梦,但醒来时枕边美人已经离开,但余香尚在,而且还放着一锭雪白的银子。
  
  在鹿鸣宴上,唐寅大放异彩,作《领解元后谢主司》诗:壮心未肯逐樵渔,秦运咸思备扫除。剑责百金方折阅,玉遭三黜忽沽诸。红绫敢望明年饼,黄绢深惭此日书。三策举场非古赋,上天何以得吹嘘。
  
  虽然他曾经生过放弃科举的念头,亦或者他年少时便不愿鞠躬车马前,所以对仕途一直不热衷,甚至是想要远离。
  
  毕竟他的诗画问世,同样可以让世人膜拜,甚至这些诗画还可以流传千古。
  
  不过现在他已经高中解元,自然不可能到此而止,所以唐寅跟其他新科举人一鼓作气杀往京城参加明年会试。
  
  虽然京杭铁路已经立项,但从京城修到苏州不知猴年马月,所以他自然选择从京杭大运河乘船进京。
  
  只是他恐怕没有想到,仍旧遇上了改变他一生的人。
  
  途中,他结识了江阴考生徐经。徐经生于江阴富商之家,由于唐伯虎早就名声在外,所以仰慕已久,是唐寅的铁杆粉丝。
  
  于是一开心,就包下了偶像“吃住行玩”的所有费用。
  
  京杭大运河上设有钞关,普通人通行一次大概先后需要缴纳3.48两银子。原本上京赴考的举子是免费的,但弘治六年开始,这个待遇已经被朝廷取消了。
  
  唐寅的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,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,四年前已经过世了。由于唐某人时常花天酒地,现在囊中羞涩,所以十分乐意于“结交”这个朋友。
  
  两人年龄相仿一见如故,沿途吟风颂月,特别有徐经的钱财开路,所以这一路进京简直是顺风顺水。
  
  不过这一路,徐经发现唐寅并不像外界传闻那般不读四书五经,而是时常钻研其中。
  
  尽管自己的水平不及对方,但能够从应天乡试杀出来又岂能是草包,所以亦是趁机跟着唐寅交流和探讨。
  
  时间很快来到了弘治十二年春,京城会聚全国前来参加会试的最优秀举子,而最耀眼的是两个人:唐寅和王守仁。
  
  其实全国两京十三省,单是这一届的解元郎便有十五个之多。
  
  只是南直隶作为科举大省,解元含金量很高,有近八成的解元顺利金榜题名。偏偏唐伯虎还是有名的才子,所以造成比以往南直隶解元更大的轰动性。
  
  其实任何事情都需要噱头,明明上届的南直隶解元亦是一同参与此次会试,为什么唯独唐寅这个解元拥有光芒呢?
  
  唐寅并不是传统的书呆子,而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特别其书画已经名动江南。如此有才情之人,现在参加乡试夺魁,如同后世知名歌手拿到了高考状元般让人震惊。
  
  正是如此,唐寅的出现打破了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传统观念,自然是格外受到世人关注。
  
  唐寅到了京城之后,并没有往青楼里去,倒是时常被徐经拉着拜访一些南直隶籍的官员。
  
  虽然程敏德被弘治抄家问斩了,但徐经有钱又有人脉,加上唐寅已经是金字招牌般,所以没有哪个南直隶官员将他们拒之门外。
  
  刑部尚书宋澄是南直隶歙县人士,原本这位刑部尚书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,但此次亦是破格见了徐经和唐寅。
  
  “唐寅的命是真好,这宋尚书的门槛高是出了名的,没想到他竟然亦能进去!”在得知唐寅成功拜访宋澄后,不少考生当即酸溜溜地道。
  
  至于另一位风云人物王守仁更加的耀眼,甚至有传闻他已经是皇帝内定的状元郎。
  
  王华这些年执掌国子监,颇有大明第一校长的味道,名声在整个士林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。至于新兴的各行各业,因国子监祭酒的身份摆在那里,这种学院出身的学子多多少少对这位总校长保持着尊敬。
  
  王守仁作为当今国子监新建伯王华的儿子,自然是极受瞩目。
  
  王守仁本人同样得到皇帝的青睐,虽然皇帝搁置王守仁从澳洲开发铁矿的提案,亦是没有给他新的官职,但皇帝亲自安排王守仁参加科举。
  
  原本王守仁已经错过科考时间,但皇帝亲自打了招呼,便让浙江提学以“补遗”的方式让其参加乡试。
  
  据说王守仁在备考的时候完善澳洲见闻录,弘治皇帝亲自给王守仁赐下参汤,叮嘱他务必要在金榜题名好重用,可见是多么重视。
  
  若是王守仁顺利通过会试,以弘治皇帝对王守仁的偏爱程度,加上王华得到皇帝恩宠,被钦点为状元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  
  弘治十二年二月,会试结束。
  
  历史仿佛是无法摆脱的诅咒一般,这场科举的主考官是刑部尚书宋澄,所出的策论题目十分的刁钻。
  
  如果说乡试重四书五经,那么会试则开始偏重策问,这是考验考生对时政的见解。
  
  虽然此次万翼的第三道策问不是对前人张载、杨时、陆九渊、许衡的思想造诣进行深入分析,但亦是一道历史策问:“问春秋百家争鸣,哪家与吕不韦最有关系,能言其故欤?”。
  
  应试教育是时代的产物,而八股几乎是禁锢了考生的思想,至于修史在很多人的观念是翰林官才干的活。
  
  正是如此,所以出现对八股文考生批判的声音:“汉、魏、隋、唐,不知为何物,而但知有朱子。太史公是何科进士?《史记》是何科朱卷?”。
  
  此次的出的题目倒不能说超纲,但百家争鸣倒是知晓,而吕不韦最为可恨,但两者谁知晓有什么关联啊!
  
  “这不是瞎考吗?”
  
  “答不上,真答不上!”
  
  “此题如此刁钻,何人不白卷哉?”
  
  ……
  
  一众考生根本答不上来,对这个出题的刑部尚书心里更是恨得咬牙切齿,自己被这个人又耽搁了三年。
  
 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,在他们完全答不上来的时候,唐伯虎对这种“送分题”已经是信手拈来,更是放出豪言壮志:“吾此科必夺会元,成连中三元的伟业!”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