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7,勇士 (第2/2页)
而法国的内乱,让那些在大革命期间流亡出国的保王党们也看到了机会,他们觉得国民公会的自相残杀,说明共和国政权遭受了天谴,形势已经逆转,只要再加上一把劲,就能够彻底毁灭共和国。
于是流亡在外的保王党开始四处求援,而当时已经和法国开战的英国,就成为了他们求援的主要对象。
之所以他们选定了英国,除了英国政府对革命政权有着极度的敌意之外,还因为英国离保王党势力最大的西部地区——比如布列塔尼和旺岱等地更近,可以随时发起行动。
1795年保王党的领袖之一皮塞侯爵,向英国正式求援,他表示他已经拉起了一支队伍,只要英国政府接济他枪支弹药,并且派出一支舰队把他送到布列塔尼,他就能在布列塔尼掀起全面暴动,进而以燎原之势波及整个法国。
而当时,共和国在反法同盟战争当中的形势不错,1795年4月5日,普鲁士与法国签订《巴塞尔和约》,承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地区的占领并退出反法战争,7月22日,法国又和西班牙签署了《第二巴塞尔和约》,西班牙的波旁王室结束了反法战争,甚至一转成为法国的盟友。
到此刻为止,英国政府眼见自己的反法同盟国家一个比一个废物,大国当中只剩下了奥地利人还在坚持对法作战,迫切也希望能够搞出一些成绩来,提振本方的气势。
正因为如此,接到皮塞侯爵的请求之后,英国政府大喜过望,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,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扶植新的反法势力,重塑对法国的全面优势。很快,他们就觉得对这支保王党武装予以支援。
拿到支援以后,皮塞侯爵很快便征集了人马,大约数千流亡分子、海军军官和希望改变命运的投机分子投靠在了王旗的麾下。
皮塞侯爵选定的登陆地点,正是布列塔尼地区的基贝隆半岛。
1795年6月27日,这支大约4500人的武装,在英国舰队的护送下登陆了法国,占领了奥雷城。
而皮塞侯爵自知自己号召力不足,为了聚拢人心,号召所有当地的保王党分子,他宣称王弟阿图瓦伯爵将会亲自登陆,指挥这支军队“光复”布列塔尼,并且最终进军巴黎,恢复过去的王朝统治。
在王弟和王旗的号召下,该地区的保王党武装果然纷纷向他靠拢,然而,王弟最终还是没有出现在此地,没过多久,共和国的奥什将军就率军前来镇压,并且在基贝隆半岛重创了这支武装,保王党分子们遭受了惨重的屠杀。
王党的这一惨痛失败,并没有让它的首领们死心,接下来,他们又策划继续在旺岱登陆,然后以当地的反政府武装(当时旺岱的反叛军已经和共和国打了快三年的游击战了)作为接应,再向内地进军。
这一次阿图瓦伯爵自己亲自承接了这项任何,他多次公开宣称自己将会登陆旺岱,同那些忠诚于王室的勇士们并肩作战。
就在9月中旬,阿图瓦伯爵在英国军舰的护送下,登陆到了大陆边缘的一个小岛上。
得到阿图瓦伯爵将在法国登陆的消息之后,刚刚经历了惨痛失败的保王党分子果然又重新受到了鼓舞,旺岱当地的叛乱武装聚集起了一万多人的部队,前往海边接应。这支队伍里不光有民兵,还不少希望能够再见到王室成员的教士和平民——在经历了三年血腥的互相残杀之后,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,他们也太渴望一切尽快结束了。
然而,来到了海边的旺岱人等待了许久,却没有等来他们渴盼的王弟,只等来了阿图瓦伯爵的副官里维埃公爵,这位公爵乔装成农民,从岛上划着一艘小船登上了海岸,然后通知旺岱人说伯爵的登陆计划有些变化,一时不会登陆了。
也许他有他的理由,但可想而知,在海的对面翘首以盼的旺岱人该有多么失望,士气顿时跌落了下来,就连那些和共和国血战了几年的坚定反抗分子,此时都对王弟在最后一刻的怯懦和犹豫感到失望至极。
甚至有人公开说,如果波旁王家不愿意为自己的王冠流血,那我们为什么要为他们的王冠流血?
接下来,阿图瓦伯爵在那个和大陆相隔不远的小岛上呆了一个多月,无论对岸的旺岱人们如何期盼和催促,他始终没有跨过最后一步,跑到岸上的法兰西土地上来。
最终,在10月份,阿图瓦伯爵以“英国政府不再支持我的行动,要求我撤离”为理由,从小岛上离开,重新回到了英国,抛下了岸边的保王党支持者们,也瞬间浇灭了这些人为王室血战到底的忠诚心。
许多人根本不相信王弟给出的理由,认为他就是因为怯懦而不敢踏上法兰西的土地。
而这时候,由于共和国一改之前严厉的血腥镇压政策,开始对反叛军中的平民怀柔的策略,士气大降的反叛军凝聚力开始涣散了起来。
看不到希望,身心俱疲的反叛军无心作战,而大多数当地民众也厌倦了连绵不绝的战争和残杀,不再支持看似无望的反叛事业了。
接下来,失去了军心的旺岱反叛军在共和国的镇压下连连惨败,再也无法成为一支有效的作战力量,被迫在之后和共和国政府签订了和约,不再公开对共和国举起叛旗,曾经轰动一时、死者达到数十万人之多、制造了无数难民和悲剧的旺岱战争,也终于在1796年告一段落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1795年那是属于30年前的往事,是已经尘封的历史。但是对于那个刻骨铭心的年代来说,几乎没一件大事,都让当时的亲历者们刻骨铭心,即使过去了如此之久,依旧难以忘怀。
而1795年那位怯懦地抛弃支持者们、选择落荒而逃的王弟阿图瓦伯爵,就是后来的查理十世国王。
而从那以后,很多人就故意以“基贝隆勇士”来嘲讽他。
高丹深信,当时的阿图瓦伯爵选择了不战而逃;那现在的国王,依旧会不战而逃。
人,永远是当初的自己。